地处江苏扬州头桥镇长江边的刘公闸遗址为淮河入江的标志性文物遗址,这里巍然耸立着淮河入江口纪念碑。 近日,随着“2023爱我中华•淮河流域系列寻访活动”在淮河入江口的走访,这一从淮河源头河南桐柏山开始,历时三个多月的寻访活动终于顺利落下帏幕。 《尔雅·释水》载“江、河、淮、济为四渎,四渎者发源注海也。”秦岭淮河,地分南北。淮河源起中原,一路浩浩荡荡,广纳支流,至江苏分流,一从洪泽湖至苏北灌溉总渠而入海,一从扬州而入江,最终汇流大海,千百年来,这里一直是中国南北文化与经济的命脉地带,其流域自古以来出大思想家、文学家、政治家,同时也保留了数量极多的古城与文物遗址,其中,中下游即包括明皇陵、明中都城遗址,浮山堰等。 (资料图) 淮河水系图 “淮河流域系列寻访活动”在淮河源头桐柏山 千里淮河起源于河南南阳的桐柏山区,古称淮水,与长江、黄河、济水并称“四渎”,逶迤千里、蜿蜒东去的千里大河滋养了一片大地,也孕育了无数人文艺术奇迹,至今仍保存着众多文化遗产。 “2023爱我中华•淮河流域系列寻访活动”由上海万联文化携手文汇报社、淮河水利委员会、滁州市委宣传部、上海市滁州商会等十余家单位联合举办。该活动的第一阶段于今年6月举行,寻访河南省南阳市、桐柏县,信阳市淮滨县、安徽省阜阳市阜南县、淮南市寿县等地区,寻访人员感受淮河流域上中游的古老文化;参观了王家坝抗洪纪念馆,零距离感受蒙洼蓄洪区的淮河儿女为保全大局牺牲家园的壮举;参观考察寿县古城、八公山森林公园、淮河边重要的古镇正阳关和我国古代四大水利工程之一的安丰塘进行实地考察,并参观安徽楚文化博物馆,详细了解淮河流域悠久的历史文化和淳朴的民俗风情,切身感受寿县近年来经济、文化所取得的成果。 “淮河流域系列寻访活动”走访淮河水利委员会 据文化学者、该活动策划组织者潘大明介绍:第二阶段寻访活动于8月10日开始,历时4天,寻访了安徽省蚌埠市,滁州市的凤阳县、明光市、天长市,江苏省的淮安市的洪泽区、扬州市广陵区的淮河中下游地区。 寻访团一行率先来到地处蚌埠市的水利部淮河水利委员会,听取水利专家对淮河流域的宏观介绍和治理取得的成就以及未来发展规划前景。 凤阳淮河花园湖进洪闸 凤阳淮河花园湖进洪闸 凤阳淮河花园湖进洪闸 在凤阳淮河花园湖进洪闸上,寻访人员与安徽省滁州市人大、凤阳县委宣传部领导、当地文化历史专家和安徽省散文家协会在凤阳的会员,出席了第二阶段寻访活动的启动仪式。这座进洪闸前不久被评为2021-2022年度中国水利工程优质“大禹奖”的进洪闸,以其现代化程度、优质的工程质量和融入中国传统建筑风格的现代化水利设施,让人印象深刻。 说到凤阳的人文遗迹,第一印象当然是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在故乡凤阳,朱元璋留下了他预备立都的中都城遗址。洪武二年(1369年),明太祖朱元璋诏建中都,六年后,中都城已“功将完成”,朱元璋却以“劳费”为由,突然“罢中都役作”,改南京为都城。于是明中都被长久掩蔽于历史迷雾中。寻访历史,也可以映照于现实。 这一罢建也让寻访组成员感慨不已,“一代帝王终于认识到立中都于凤阳的不合适,也是就认识到自己的错误,这到底是不容易的。” 寻访组人员沿着明代中都城城墙行走,所见的大多是断壁残垣,重见天日的白玉石雕、巨型石础静静地躺在探方坑里,向世人展示着这座失落都城曾有的辉煌。 凤阳博物馆中,收藏着大量明中都遗留下的精美石刻。 凤阳明代中都城遗址留下的巨型石础 凤阳明代中都城遗址 凤阳明代中都城精美的石刻 凤阳博物馆 凤阳明皇陵位于安徽省凤阳县城南七公里处,是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为其父母和兄嫂而修建,初建之时占地约2万余亩,于元至正二十六年(公元1366年)始建,洪武十二年(公元1379年)竣工。洪武二年,荐号英陵,后改称皇陵。明皇陵主要有皇城、砖城、土城三道,殿宇、房舍千余间,陵丘、石刻群等。明末以来,人为破坏和风雨侵蚀,宫阙殿宇废为遗址,现仅存陵丘及石刻群。 凤阳明皇陵石刻 明皇陵与南京明孝陵和北京明十三陵为同一制度,明皇陵虽非帝王之陵,但“宫阙殿宇、壮丽森严”,享殿、斋宫、官厅数百间,皇陵神道总长257米,石像生32对,皇陵碑文为朱元璋亲撰,石象生数量之多、刻工之精美为历代帝王陵之冠,其艺术风格绝妙,堪称上承宋元,下启明清的大型石雕艺术精品。 凤阳也是中国农村改革第一村小岗村的所在地。1978年,十八位农民以“托孤”的方式,冒着极大的风险,立下生死状,在土地承包责任书上按下了红手印,创造了“小岗精神”,拉开了中国改革开放的序幕。小岗村获得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中国幸福村,中国乡村红色遗产名村,全国红色旅游经典景区,全国旅游名村等称号。 “小岗村也见证着实事求是的精神与敢为天下先的创新精神,这也是淮河的真正精神所在。”寻访组顾问、原安徽省滁州市委副秘书长江正行说。 中国农村改革第一村小岗村 在安徽省明光市,寻访团人员不仅见到了一千五百多年前古人治淮留下的遗迹,也感受上世纪五十年代初16万治淮大军,开挖新河道,利用堆积两岸的泥土种植银杏、柳树、桃树,如今银杏枝繁叶茂、绿树成荫,绿荫中反映当年治淮的雕塑形象生动,供农民休闲的石桌、石凳合理放置,成了美丽乡村建设的典型案例。 明光市淮河边的淮上银杏古道 明光市淮河边的浮山堰遗址是我国南北朝时期在淮河上修筑的拦河大坝,属于古代著名军事对峙设施,是淮河历史上第一座用于军事水攻的大型拦河坝。史载,梁天监十一年(514),梁武帝在淮河上修筑长达4.5公里的浮山堰,以抗拒北魏入侵,灌寿阳。浮山堰遗址对研究古代水利工程、战争和军事设施等都有重要的意义。这里至今仍留存着一些古代摩崖石刻。 浮山是淮河下游岸边唯一的一座山峰。登浮山山顶,遥望淮河与一望无际的平原,天地为之一清。 地处安徽省明光市的浮山堰 浮山堰石刻 寻访组在三河闸 地处淮河洪泽湖入江水道的控制口门三河闸是中国治理淮河的重要成果,是建国初期我国自行设计、施工的大型工程。该工程1952年10月1日动工兴建,仅10个月就建成。截至2007年已累计泄洪1万多亿立方米,为保证里下河地区3000万亩农田和2000多万人民生命财产的安全做出了巨大贡献。而在三四十公里外的二河闸,建成于1958年6月,是洪泽湖分淮入沂及淮河入海水道的总口门,又是淮水北调的渠首工程,并兼有引沂济淮的任务。 800多年前黄河夺淮,让淮河失去独立入海通道,两岸饱受水旱之灾。新中国成立以来,“进一步扩大淮河下游出路,修建入海水道”成为治淮的一个关键举措。70多年来,淮河流域已从昔日水患频发的“水口袋”转变为“米粮仓”,水利工程的巨大作用有目共睹。 三河闸同时也保存有大量明清治水的文物,如明代铁牛、石刻书法等。 1953年,淮河三河草坝建设中 1953年淮河三河闸竣工 三河闸今貌 三河闸留存的明代铁牛 地处淮河下游北枕淮河,南临长江,素有“安徽东大门”之称天长市,是座高邮湖边的古城,位于安徽省东部,邻近江苏扬州,历史悠久,最早见诸于文献记载的建置是春秋时期北梁邑,唐初设置天长县,已有上千年历史。当地民营经济发达,经济外向度高,是长三角经济区重要的配套加工业生产基地。 天长古城墙崇本门处设有遗址博物馆,馆内介绍着天长的历史,也介绍了古城墙的前世今生。据《天长县志》记载,天长老县城原有四座城门,建于明清时期,东称启文门,西称崇本门,南称长春门,北为永福门。 安徽省天长古城墙崇本门 天长博物馆展示的《天长汉墓出土文物精品》让人印象深刻,展览分序厅、玉器厅、铁木器厅和陶、铜、漆器厅,展示天长市汉代考古发掘成果,通过数百件藏品和其他辅助陈列手段,揭示天长市的汉代历史和文明。 天长博物馆的汉代玉器文物 天长博物馆 寻访组走访天长博物馆 当地的红草湖公园则见证着荒滩今昔的巨变。 天长红草湖旧影 天长文化中心远观 寻访活动的策划者之一、万联文化负责人潘大明向天长市图书馆捐赠价值近三万元的优秀图书,这中间有历年万联文化资助出版的《中外文明同时空》《中国当代艺术史》《中国木拱廊桥建筑艺术》,也有万联文化策划、设计排版,新近出版的《湮没的帝都》《章乃器年谱长编》《长河秋歌七君子》《我的曾祖父陶行知》《陶行知语录》等图书。 寻访组向天长市图书馆捐赠图书现场 寻访组成员、学者潘大明(右)向天长市图书馆捐赠图书现场 此次寻访活动的最后一站,是位于长江、夹江和太平江的交汇处的三江营。这里是淮河入江口,江面宽阔,水流湍急,不仅是淮河入江核心区,也是南水北调东线工程源头。东边滚滚长江奔腾不息,西边滔滔淮河蜿蜒而下,淮水入江纪念碑高耸,百年刘公闸依在。 淮河入江处 地处扬州头桥江畔的淮水入江纪念碑 淮河水边 整个寻访活动期间,在实地考察的同时,寻访人员与当地水利专家、文史专家、文物研究者、企业界人士的交流中,一个重要的话题探讨如何挖掘淮河文化、保护淮河文化、开发淮河文化。 在淮河入江纪念碑下,有一块石碑,刻有:“抚今追昔,毋忘历史,百年苦难,记忆犹新,虽经治理,尚未永逸,警示万众,治河道远……” 曾多次参与农村调查的寻访组顾问江正行感慨不已,他说:“淮河流域是老庄文化的发源地,代表着中国人心性深处的自在与逍遥,这里诞生反秦、反元的英雄绝非偶然,这里诞生小岗村也绝非偶然,由于历史上水灾频繁,这里的人们更有一种坚忍不拔敢于克服艰难险阻的意志,不怕牺牲敢于为天下先的创新精神,这次寻访可以说是真正感受到了这些,历史映照现实,历史留给当下的、可以警示当下的,太多了。” |
Powered by www.firstproduction.net 第一产经网
备案号:豫ICP备2022016495号-9© 2013-2017 联系我们:939 674 669@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