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条奔涌不息的大运河曾串联起临平过往繁华,也承载着未来发展的无限可能。昨天,临平区举行“杭州这十年·临平”主题新闻发布会,在全面展示总结十年发展成就的基础上,对未来进行更高站位的谋篇布局——依托大运河时代赋予的“科创”新元素,续写一个制造产业迭代升级的传奇故事。 发布会上公布的一组数据,不难看出临平的“科创”发展趋势:2021年规上工业企业营收达到1732.05亿元,年均增长9.5%,其中规上工业增加值中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占比高达80%,这意味着科技创新必将成为未来产业发展的“主旋律”,而临平正从空间要素、交通路网、产业政策、营商环境等方面为其续足“能量”。 科技创新离不开广阔的生长土壤。临平正通过乔司全域土地综合整治和生态修复国家级试点的实施,将集聚碎片化农田和零散建设用地进一步规模化利用,使其拓展为创新创业空间。另一边,临平还在加紧推进大运河国家文化公园(临平段)建设,新建成的大运河科创城,将联动城西科创大走廊,成为一个新的科创中心。 四通八达的交通路网也在为“科技创新”这一发展要素延伸新的“方向”——临平高铁南站增设赴沪始发列车,“三路一环”快速路、运溪高架等链接南北、贯通东西,地铁总里程突破20公里,以及即将建成的运河二通道都在加快临平融入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的步伐。 眼下,临平已形成了自己独有的产业创新发展格局。 往北,临平国家级杭州余杭经济技术开发区里诞生了全省数量最多的“未来工厂”,每天上演着制造业蝶变升级的“智造”故事。目前开发区规模工业总产值已突破1000亿元、年均增长12%,综合排名跻身国家级开发区“第一方阵”。 往南,艺尚小镇、工业互联网小镇、算力小镇等已形成了创新创业集群,工信部服务型制造研究院、中国服装科创研究院等科研平台集中入驻,全国未来智造工程师联盟、中国RISC-V联盟浙江中心等创新载体成功落户,已集聚高水平工程师1.1万余名,人才资源总量突破20万人。 放眼整个临平,加快建设中的“红丰创新带”产业社区、小林高科创新中心、西大门都市工业园……越来越多的创新载体里,正涌动着一浪高过一浪的创业创新激情与梦想,与这座城市一道奔向下一个黄金十年。 (记者 涂玥 临平微融圈 刘梦怡 卢阳) |
Powered by www.firstproduction.net 第一产经网
备案号:豫ICP备2022016495号-9© 2013-2017 联系我们:939 674 669@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