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座城市碳达峰、碳中和的征途,其核心就在于寻找经济与低碳的共赢。 (资料图) 深知产业结构需向“新”而行、能源结构需向“绿”转变的烟台黄渤海新区,在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的城市赛道上,已经跻身“优等生”行列:累计获批国家级绿色园区1个、国家绿色工厂8家、国家绿色供应链管理企业1家、国家绿色设计产品2个,数量均为全省领先。万华化学、正海磁材、恒远智能等60多家企业获评国家、省、市级智能化绿色化示范标杆项目。 再过几日,2023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大会将在此召开。承接绿色盛会,共赴绿色之约,日前记者走访多家企业,探寻在当前全市聚力构建全国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先行示范区的大背景下,作为全市工业强区,黄渤海新区在“双碳”目标路上,交出了怎样的探索与实践“答卷”。 “节尽”所能从源头实现零碳排放 制造业是“减碳”的重要领域。作为工业门类齐全的烟台黄渤海新区,要想实现制造业绿色低碳转型,探索生产过程的低碳化、零碳化是首要课题。 距离烟台2200多公里外的广东省江门市台山电厂内,600兆瓦混氨燃烧机组工程已完成终试,一个个储氨罐正在等待最后的充装工序。待成功投用后,将极大降低中国化石能源发电站的二氧化碳排放量。 支持该电厂混氨燃烧技术的正是烟台龙源电力技术股份有限公司自主研发的燃煤锅炉混氨燃烧技术。不容小觑,该技术此前已在国际上首次实现40兆瓦燃煤锅炉混氨35%比例的中试验证。 究竟何为燃煤锅炉混氨燃烧技术?据烟台龙源电力技术股份有限公司党委副书记、总经理梁成永介绍,主要指用零碳燃料氨替代部分化石燃料煤,实现氨与煤在锅炉中混合燃烧,进而降低燃煤机组的碳排放。“该技术可让NH3燃尽率达到99.99%,每年可减排二氧化碳9.5亿吨,如若运行1年相当于5亿多辆电动汽车替代燃油车。”梁成永说。 要想真正实现源头零碳化,“液氨”原料的绿色化也很关键,对此梁成永提到了绿氨的概念。“下一步,我们将采取‘绿氢消纳绿电、绿氨消纳绿氢’一体化解决方案,聚合风力发电、光伏、储能、氢能、绿氨等多种清洁能源形式,形成‘电-氢-氨’全产业链。让燃烧在源头处就没有碳的产生。”梁成永说。 在新区,像烟台龙源公司这种用技术探索源头减碳路径的企业还有很多。万华化学与河海新能源共建综合智慧能源项目,通过采用补偿式吸收热泵及MVR等多种创新技术,对万华化学烟台工业园工业循环水废热进行回收再利用,并为烟台市区的冬季采暖提供清洁热源;上汽通用东岳基地投产的CSS发动机,采用进气水冷式中冷、带有集成水冷管路和电子水泵的智能热管理系统等多项新技术,额定功率提升25.2%,燃油经济性提升6%。 眼下,烟台黄渤海新区正加快能源转型和产业升级,积极构建清洁能源体系、绿色制造体系和低碳生活体系,加快煤电机组更新改造,并按照“先立后破”原则,在确保电力、热力接续供应前提下,有序推进西部热电华鲁厂区1号机组、西部厂区1号机组关停工作,全方位加速实现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 捕“碳”有一手主打循环再生再利用 要想实现“双碳”目标,倡导更多企业遵循“循环、低碳、绿色”的发展模式,不只需在源头降碳,还需在用能方式的转变上下功夫。 只需通过一根1公里长的原料气管道,万华化学生产厂区所产生的二氧化碳废气便可被回收、捕集,并再次实现自身“价值”。 看不见、摸不着的二氧化碳如何捕集?这些“被捕”的二氧化碳,又如何来到下游进行再利用?记者在烟台冰轮环保科技有限公司厂区内找到答案。 走进厂区,1座高耸的精馏塔映入眼帘。沿着绵长的管道向前望去,1个巨大的银色球型储气罐与之相连,源源不断输送着经过压缩、脱硫、精馏、分离、制冷液化等工序制成的高纯度液态二氧化碳,再由罐车运往青岛、威海等地,应用于焊接、干冰生产等多种行业。 “在此之前,这些废气都直排大气,现在通过提纯液化变成了有价值的产品。”烟台冰轮环保科技有限公司技术经理庞启元介绍,作为胶东地区首个15万吨级二氧化碳捕集利用项目,公司每天提纯液化的液体二氧化碳量约在500吨左右,可以满足20辆二氧化碳槽罐车的充装。庞启元表示,目前该项目二氧化碳捕集率超95%,产出的工业级、食品级二氧化碳纯度均达99.99%,既具备环保价值,也有商业示范意义。 在黄渤海新区,像冰轮环保一样,用“技术”赋能企业碳“绿”而行的企业还有很多:泰和新材EcodyTM绿色印染项目以天然海洋生物质为原料,保证在与原棉性能相同的前提下,实现常温以及无任何助剂条件下的快速染色,达到节水80%,节约蒸汽50%,节电30%,降碳60%的低碳效能,彻底改变印染行业大量高盐水排放的现状;正海生物引进EMS系统,对高耗能的洁净厂房进行24小时动态监测,在实现自动调节风量、风速的同时,实时采集关键设备的能耗数据…… 做优“双碳”文章,打造经济增长的新引擎。近年来,为实现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烟台黄渤海新区构建起“区、园区、企业、产品”四位一体绿色制造标准评价体系,并制定了多项差异化的绿色改造提升方案,包括产品绿色改造、产线绿色改造、运维绿色改造、监管绿色改造、物流绿色改造等,优先在行业基础条件好、关联性强的企业开展绿色制造体系创建和示范推动工作,持续提升工业企业“绿色指数”。 建筑“绿”起来“近零能耗”建筑群月底投用 除工业领域外,建筑行业的碳减排空间也很有潜力。数据显示,目前,中国建筑碳排放总量占全国碳排放比重高达51.3%,在所有行业中处于首位。 天山路畔,总建筑面积20.6万平方米、建筑总面积20万平方米的万华高级人才公寓项目已拔地而起,本月底即将投用。12栋建筑错落有致,建筑用料和选材更是令人耳目一新。“项目从内到外,均采用低碳环保的绿色建造技术,可实现本体建筑节能率达90%以上。”万华化学集团建筑市场负责人晋艳丽介绍,作为国内最大的近零能耗建筑群,人才公寓采用了诸多低碳“黑科技”。 在可循环利用方面,人才公寓采用了万华最新自研的高效聚氨酯围护结构,并运用多种光伏发电、地源热泵、发电玻璃等可再生能源技术。据测算,项目运行后将比常规建筑能源消耗降低60%以上,预计每年减少二氧化碳排放合计超过1万吨。 建筑材料的选择同样遵循“低碳”理念。晋艳丽表示,人才公寓的所有建筑外墙均为聚氨酯保温墙,厚度是普通楼房的4倍,增强了楼体保温性和节能性;门窗与幕墙采用玻纤增强聚氨酯材料,比普通外窗保温性能提升100%;体育馆屋顶安装的碲化镉发电玻璃吸光率超过90%,“即便在阴雨天气,也不影响吸光发电,不但能供给建筑日常使用,还能并入电网为建筑增加一笔‘绿色创收’。”晋艳丽说。 于“城心”崛起的这座绿色建筑群,恰是新区“绿色家底”的缩影:近年来,城镇建设绿色化。推动城镇新建建筑全面执行绿色建筑标准,积极发展星级绿色建筑,年新增绿色建筑65万平方米以上,到2025年城镇建设用地范围内新建民用建筑中绿色建筑占比达到100%。推进海绵城市建设全生命周期管理,到2025年海绵城市建设达标面积达到55%以上,雨水资源化利用率达到7%。 可以看出,无论是实现源头上的减碳降碳,还是资源的可循环再利用,烟台黄渤海新区都在充分利用创新与科技的力量,为城市绿色低碳发展寻求切实可行的路径。 实现“碳达峰”“碳中和”是一个由点到线、由线及面的渐进过程。在推进实现“双碳”目标的过程中,新区将在更多领域摸索出更多减碳密码。 YMG全媒体记者 童佳怡 通讯员 郭传义 姜乾 摄影报道 责任编辑:赵峻生 审校:王蕾 |
Powered by www.firstproduction.net 第一产经网
备案号:豫ICP备2022016495号-9© 2013-2017 联系我们:939 674 669@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