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图) 六七月份是高校毕业生就业的黄金时期。各地的国家高新区纷纷把“双招双引”当作“破题”关键,抢时间、推新政、出高招,“招才引智”呈现一派繁忙景象。 有的高新区以企业需求为导向。 广州高新区与国内知名高校开展战略合作,“订单化”培养专业化人才。指导企业与院校开展“招工即招生、入企即入校、企校双师联合培养”的新型学徒制育人模式,围绕企业产业升级需求,制定培养目标与课程,实现双方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共同培养适合企业实际发展需要的技能人才。截至目前已审批通过企业新型学徒制备案企业8家,涉及989人。 淄博高新区聚焦用人单位和求职者供需两端,有效整合企业招聘岗位信息发布和劳动者求职渠道,通过“线下招聘+直播带岗+入企探岗+网格送岗”等措施,实现用人单位和求职者畅通对接,搭建供需连心桥。2023年以来,共开展46场直播带岗,举办25场“淄博高新区—高校直通车”校园招聘会,4场线上网络招聘会等,参加招聘的企业数1994家次,提供的岗位数43405个次,收到简历和求职登记11491份。 有的高新区把目标瞄准高层次人才。 6月6日,平顶山高新区举办“百名博士进高新”产学研合作对接活动启动会,首批35家企业牵手河南城建学院、平顶山学院博士签订人才引进协议,平顶山高新区携手两大高校,共建电气装备制造产业研究院和尼龙新材料产业研究院;短短20天后,平顶山高新区再一次组织高新区20余家企业到河南城建学院开展“百家企业进高校”首次行活动。 来自河南城建学院的何国峰是一名电气工程专业博士,也是此次百名博士进高新产学研对接活动的亲历者。他表示,从2022年上半年开始,平顶山高新区主管领导带队组织高校和企业之间实现双向互访、交流。 “在多次交流洽谈的基础上,我带领的博士团队与河南鑫卓飞智能化工程有限公司达成产学研合作协议,双方签署了‘UPS并联控制技术研发’项目合同,顺利完成了科技创新券的创新实施,为企业申请UPS并联控制方面发明专利2件,助力企业实现创新成果转化,帮助企业顺利获批高新技术企业。”何国峰对记者说。平顶山高新区通过建立项目合作需求信息库、博士人才信息库、服务保障库“三库”,引导人才智力创新要素向企业集聚。此举让越来越多的科技成果从“纸上”落到“地上”,校企双向奔赴、产学研互通共融循环发展,为高质量发展增添新动能。 几乎在同一时间,一场广清博士博士后专场洽谈对接会上,来自清远高新区30多家优质企事业单位为医学、材料学、化学、量子与光学、现代畜牧业等专业的博士博士后提供科研高薪合作岗位近百个,吸引了数十位博士博士后以及硕士参与洽谈。 一位名为常顺琴的在读博士表示,自己同专业的学姐杨汪进了清远高新区管委会博士后科研工作站下设企业分站工作,了解了不少相关情况,有意在今年毕业后来高新区管委会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工作。 泰安高新区依托战略联盟,系统推进了“博士创业项目常态招引”、企业技术需求“揭榜挂帅”、人才“蓄水池”工程、“金种子”计划“四项工程”。累计汇总整理41家企业77项技术难题,促进38所高校70余名博士与28家企业开展技术攻坚;“蓄水池”工程、“金种子”计划,为企业储备硕士1292人,举办4场“蓄水池”双选会,促成400余名储备人才与30余家企业单位达成入职意向。 有的高新区把招才引智的“触角”伸向了区外。 辗转4个省份,奔赴3000多公里,15所省外高校、4所省内高校,参加15场线下校园招聘活动,组织4场线上招聘活动,为高新区重点企业揽才千余人…… 近日,在威海市委组织部、人社局的统一部署安排下,威海高新区2023年“威海-高校直通车”驶向山东省外。 “我们公司连续参加了长春、哈尔滨两个城市招聘活动,已经有37名高校毕业生明确表示近期会到威海进行面试。”威海光威复合材料股份有限公司人力资源负责人马英祥表示,高校直通车这种政府搭建桥梁的形式,为转型期企业发展精准筛选出急需的人才。 专家认为,高新区的高质量发展需要涵养人才蓄水池,画好校企合作同心圆。人才不仅要引得来,还要留得住,更要发展好。唯有搭建适合人才成长发展的舞台、施展本领的平台、相互竞技的擂台,方能不断增强人才引育动力源。(责任编辑:) |
Powered by www.firstproduction.net 第一产经网
备案号:豫ICP备2022016495号-9© 2013-2017 联系我们:939 674 669@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