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湘都市报·新湖南客户端7月10日讯(全媒体记者 杨斯涵 黄京 实习生 邓虎 龙思汝)6月高考季,7月招生季,又到了骗子横行的时节!往年,很多家长和学生不仅被骗钱,更是被耽误了前途,考生、家长该怎样识别不法分子那些骗人的把戏呢?近日,记者整理了一些常见伎俩,提醒大家千万别信。 (资料图) 【常见伎俩1】 “提前录取” 骗子冒充某大学招生办,打电话给受害人,称因院校提前招生,受害人的录取状态为“自由可投”,如果想被学校录取,需提前缴纳学费,否则有退档无法录取的风险,受害人被唬住,从而被骗。 【真相】提前批次录取主要针对军事、国防、艺术类院校考生,录取工作全部实施异地远程网上录取,由专门的计算机系统按志愿和投档规则投档,不受任何人为因素影响,考生可通过教育考试院官网查询录取信息。 【常见伎俩2】 混淆教育形式 一些不法分子故意混淆网络教育、成人教育与普通高等教育的区别,声称只要交钱就可以上大学,甚至上重点大学。入学后才发现就读的根本不是普通高等教育的本专科,而是自学考试、成人教育等形式的教育。 【真相】高等教育的办学形式多样,网络教育、成人教育、自学考试也是高等教育的形式,但跟普通高等教育有所不同,入学门槛相对较低。骗子最容易在这个问题上打“擦边球”,考生和家长拿到录取通知书后,一定要通过官方渠道进行录取信息比照验证,对招生高校的办学类型进行确认,避免上当受骗。 【常见伎俩3】“内部指标” 骗子冒充某军校招生办主任打电话,称学校有“内部招生指标”,如果受害人的孩子想上军校,得先交保证金,为打消受害人顾虑,骗子还通过QQ或微信给受害人看了仿造的学校招生公文,受害人深信不疑,当即交付保证金,从而被骗。 【真相】军校招生与其他地方高校招生一样,有严格的程序和规定。军校招生没有“内部招生名额”的说法,缴费是诈骗的目的,考生及家长不要上当受骗。 责编:周洋 一审:杨斯涵 二审:黄京 三审:张军 来源:三湘都市报 |
Powered by www.firstproduction.net 第一产经网
备案号:豫ICP备2022016495号-9© 2013-2017 联系我们:939 674 669@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