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周将有5只新股网申,经营独立性、盈利能力需重点关注

2023-04-24 22:34:47| 来源: 证券市场红周刊|

红周刊丨赵文娟

截至4月21日,已披露的将于下周(4月24日至4月28日)进行网上申购的新股共有5只。其中,科创板将迎来2只新股,创业板、沪市主板、北证各有1只。从行业属性看,下周发行的新股主要分布在专用设备制造业;化学原料和化学制品制造业;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详见附表)。

国泰君安证券日前发布研报指出,2023年一季度新股破发率降至历史低位,主要得益于发行节奏较缓带来的新股稀缺性以及发行定价时不同程度让价提供的上市安全垫,但若后续新股发行节奏较快,新股发行估值维持高位有可能面临破发率上升,需根据市场情绪及时调整策略。也因此,对于目前新股发行节奏明显快于年初1、2月份情况下,投资者更应认真研读招股书和相关公告文件,深入分析每一家新股公司基本面,进而寻找到合适的品种进行投资。


(相关资料图)

背靠中芯国际

中芯集成经营独立性问题需重视

下周在科创板发行的新股有2只,分别为中芯集成和友车科技,其中,成立于2018年的中芯集成主要从事MEMS和功率器件等领域的晶圆代工及封装测试业务,而凭借着技术水平的先进性、产品矩阵丰富以及优质客户资源,目前公司已成为国内领先的特色工艺晶圆代工企业、中国大陆排名第一的MEMS代工厂。

虽然成立仅4年多,累计亏损金额却在40亿元以上。根据中芯集成测算,预计一期晶圆制造项目(含封装测试产线)整体在2023年10月首次实现盈亏平衡,预计公司二期晶圆制造项目于2025年10月首次实现盈亏平衡,在不进行其他资本性投入增加生产线的前提下,预计公司2026年可实现盈利。

就中芯集成而言,除了何时能盈利问题让投资人关注外,经营独立性问题同样值得关注。招股书披露,中芯集成的股权结构中出现了中芯国际和绍兴地方国资的身影,而其中中芯国际对中芯集成的经营影响力尤其巨大。

招股书披露,中芯集成从事的MEMS和功率器件晶圆代工业务,在中芯国际体系内已经做了10年之久。在中芯集成成立初期,其自有生产线尚处于建设期,因此存在委托中芯国际代采代加工的安排。随着中芯集成自建生产线正式投产和产能逐步提升,从2020年开始,中芯集成才逐渐停止委托中芯国际上海和中芯国际深圳进行晶圆部分工序加工制造。

在2018年3月合资协议生效后,中芯国际向中芯集成转让了MEMS及功率器件业务相关的固定资产,其中包括授权知识产权使用许可,以及原中芯国际体系内从事相关业务的人员转移。据悉,中芯集成6位高管中有5位是从中芯国际转移而来的。其中,总经理赵奇原任中芯国际企业规划中心资深总监;执行副总刘煊杰原任中芯国际传感器、功率器件及先进封装研发总监;资深副总肖方原是中芯国际前段刻蚀设备工程师、湿法设备主管;副总张霞,原是中芯国际客户服务主管;副总严飞,原是中芯国际中段芯片厂及微机电产品部门助理总监。

中芯国际对中芯集成最大的扶助体现在专利授权上,中芯国际分别于2018年3月21日、2021年3月21日与中芯集成签署过协议。为获得中芯国际授权许可使用微机电及功率器件相关的573项专利及31项非专利技术从事微机电及功率器件的相关业务,中芯集成支付一次性固定许可费达13.56亿元,计入无形资产并按照10年进行摊销。相比中芯国际许可使用的专利数量,中芯集成截至2022年末仅拥有发明专利为115项(含3项境用新型专利86项、外观设计专利2项)。

值得注意的是,中芯国际的专利许可授权仅有3年,即自2021年3月21日起三年内,中芯国际在中国境内的所有控股子公司及其他实际控制的子公司不使用该等知识产权开展MEMS及功率器件业务。也正是这一约束,中芯集成营收得到保障。据问询回复显示,2019年至2022年上半年,中芯集成许可技术对应的收入占比分别为88.73%、73.44%、46.07%、29.60%,占比颇高。

整体来看,中芯国际虽然不是中芯集成的第一大股东,也不是实际控制人,但中芯国际却实际影响着中芯集成的股权结构走向、持续经营,以及未来的发展。也因此,中芯集成的经营独立性问题是需要投资人重视的,一旦离开了中芯国际的帮衬,中芯集成还能否持续成长让人担忧。

万丰股份盈利能力不足

内控能力有待进一步提升

在主板上市的浙江万丰股份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万丰股份”)主营分散染料及其滤饼的研发、生产和销售,终端应用品牌包括安踏、李宁、阿迪达斯、耐克、优衣库、迪卡侬等。招股书显示,2019年至2022年上半年,万丰股份实现营收分别为6.73亿元、5.16亿元、5.64亿元和2.84亿元,净利润分别为1.23亿元、8797.88万元、7615.77万元和3833.30万元,从数据上看,万丰股份报告期内的营业收入与净利润双双大幅下滑。

报告期内业绩之所以出现大幅下滑,显然是与公司毛利率不断走低有关。招股书显示,报告期各期,公司主营业务毛利率分别为43.47%、33.63%、30.89%、28.98%,呈现显著持续下滑趋势。毛利率的持续下滑,除了有成本提升的问题,同时也从侧面反映公司的产品竞争力似有不足,只有公司进一步发力研发,生产出更具竞争力的产品,才能更好地提升自己的盈利能力。

审阅后的2022年度财务报表显示,万丰股份2022年度实现营业收入54495.66万元、净利润6835.39万元、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6756.89万元、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归属于公司普通股东的净利润6427.69万元,万丰股份2022年的业绩仍继续保持下降趋势,且净利润几乎“擦线”近一年净利润不低于6000万元的主板上市申报要求。

除了业绩问题外,内控问题同样是万丰股份需要重视的问题。比如公司实际控制人及其关联方存在占用发行资金的情形,截至2020年末,尚有2334.86万元拆借资金未归还,直至2021年5月上述拆借资金才得以偿还。同时,公司还存在转贷、利用个人账户收付公司款项的内控不规范情况。另外,还存在因外排废水苯胺类浓度超标受到绍兴市生态环境局行政处罚的情况。尤为值得注意的是,万丰股份的销售人员与客户存在资金往来。报告期内,公司江苏大区销售负责人王峰及其姐姐王敏与公司客户苏州德奥纺织科技有限公司、上海韬染实业有限公司及其惟一股东张雨龙、上海众智纺织科技有限公司存在资金往来;而福建大区销售负责人周祥炎与发行人客户泉州市新宏色彩信息科技有限公司的惟一股东曾招雄也存在资金往来,其中2019年周祥炎与曾招雄的资金往来系周祥炎个人从事其他与公司无关业务的交易款。整体上,万丰股份的内控能力还有待进一步提升。

对于万丰股份身上存在的问题,《红周刊》此前在《万丰股份“90后”实控人学历惹争议,大客户、供应商“异象”迭起引发疑问》一文中就已经指出,该公司不仅存在大客户、供应商等方面信息的真实性疑点,且该公司实控人之一的俞啸天也是值得探讨的关注点。譬如,俞啸天是一名“90后”,学历仅为高中,26岁时就担任了公司副总、董事会秘书的职务。而更让人惊奇的是,俞啸天学历虽然不高,但其却是公司多项发明专利的发明人之一,比如“分散染料组合物、染色方法及制备方法”“一种邻苯二甲酰亚胺基偶氮染料的制备方法”“一种由含氨基化合物氧化制备偶氮化合物的方法”“一种制备N-烷基-4-硝基邻苯二甲酰亚胺的方法”这4项发明专利的发明人中均有俞啸天,特别是前三个专利为2012年申请的,而彼时的俞啸天才19岁,似乎还处在高中刚毕业的年纪。

(本文已刊发于4月22日《红周刊》,文中提及个股仅为举例分析,不做买卖推荐。)

关键词

  1. 最近更新

Powered by www.firstproduction.net  第一产经网

备案号:豫ICP备2022016495号-9© 2013-2017   联系我们:939 674 669@qq.com